第一百三十八章身不由己
才刚吞了人家的紫气,翻脸也没这么快的,更何况骂他也没用。
不如想点实际的。
沈玥蹙眉思索,道:“禁军不会停止搜查,眼下半夜三更,为避免惊扰皇上休息,冯敏应该不会很快上报,最多能拖到天亮早朝时,若还抓不到我,他不想上报也难了。”
燕绝点点头,“冯敏作为禁军副统领,又是今夜镇守宫禁的人,你在他职责范围内失踪,他责任重大,定会不折手段地抓你。但同时,他也会尽力拖延时间,争取在皇上察觉之前找到你,以求将功补过。”
“他要是将功补过,我就倒大霉了。”沈玥沉声道,“所以,我必须藏起来。”
这就是一盘谁输谁死的棋。
冯敏抓到她就赢,可以将功补过,她被抓就是个死,彻底断了前路。
而反过来,她要是逃过追捕,冯敏就得倒霉。
不知道要面临怎样的处置。
沈玥和他本来无冤无仇,但是没办法,双方立场不一样,谁都不会手软。
燕绝淡淡道:“听说冯敏重刑审讯了延春阁的宫人,一个都没有放过。”
沈玥没说话,这是她早就料到的结果。
“那些宫人也是无妄之灾,当了牺牲品,听说已经审死了好几个,剩下也都非死即残。”
燕绝深深地看着她,“沈姑娘,可会心软?”
沈玥沉默了片刻,摇摇头,“她们确实无辜,我虽不忍心,但也没办法。”
如果她顾全旁人的性命,谁又来顾全沈家?
她母亲还重病躺在床上,她父兄的尸骨都没有寻回,沈家满门的清白,府里一百多口人的性命,都在她肩上。
她不会心软,也不能心软。
“我是被皇上软禁宫中的,若在宫中离奇失踪,皇上难以和群臣解释,又摸不清楚我的去向,反而不会轻易动沈家人。”
沈玥平静地说:“但我要是被抓住,抗旨闯宫罪名落实,皇上就有理由重罚,说不定连我母亲都要受牵连。”
她在做事之前,已经把一切都想清楚了。
宣明帝对沈家心有芥蒂,只是碍于群臣反对,才没有下重手。
但也正因为群臣反对,人人都看得出宣明帝急于给沈家定罪,沈玥是如今沈家唯一的血脉,又口口声声喊着要重查沈家冤情,惹得宣明帝大怒,甚至将她软禁宫中。
她如果在宫里“离奇消失”,生不见人,死不见尸,朝中众臣会怎么想?
在众人眼里,她是不懂武功的弱女子,就算冯敏上报她自己逃出去,又有几人会信?
与其相信一个女子,能从戒备森严的宫中逃走,倒不如说,她是被人无声无息处死了,更加可信。
但这里是皇宫。
谁有这么大的胆子和本事,敢在皇帝眼皮底下杀人?
只有宣明帝自己。
再加上沈玥一直喊着要为沈家翻案,朝臣们会不会怀疑,她的失踪,其实是宣明帝指使的?
只要沈玥一死,沈家就彻底没人了,自然也不会再有人为沈家奔走喊冤,闹得朝中人心不稳。
碍于皇帝的威严,这种怀疑没人敢说出口,但谁不知道它会不会植入人心。
而宣明帝为了自身清名,在找到沈玥之前,反而不好动沈家其他人,否则岂不是坐实了他想彻底灭口?
经过御书房一事后,沈玥已经看明白了,跟宣明帝讲感情道理是没用的,这位皇上只看重利益权衡,她就用利益权衡来牵制他。
是杀了沈家一群无关紧要的人重要?还是他作为皇帝的千古名声重要?
想来,宣明帝会自己衡量轻重。
自古以来,除了荒唐无道的暴君,没有一个皇帝不重视名声。
沈玥没有把话说直白,但燕绝听得出她话里的意思,不由为她的胆大和狂妄所震惊。
从来只见过皇帝栽赃冤枉人,没见过有人栽赃冤枉皇帝的。
她可真的是……胆大包天!
“事情一旦开始做,就不能回头。心软、后悔、愧疚,都是无用的。”
沈玥沉静地道:“总会有阻碍挡在前面,若因此受困,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了。”
燕绝不由刮目相看,“沈姑娘看似柔弱,却是果断干脆之人。”
难怪她一个人也敢逃出宫。
“我只是个凡人而已。”沈玥摇摇头,“我也有自私的一面,事有取舍,人有亲疏。比起陌生人,我自然更看重身边人的性命安危,也只会以他们为先。”
“延春阁里那些宫人,我知道她们是来看管我的,立场不同,后果也只能她们自己担。”
如果她们要恨,沈玥也不介意她们怨恨自己。
她只会觉得她们恨错了人。
是宣明帝下的命令,皇后指派的人,冯敏行的刑。
她们谁都不恨,偏偏恨一个无故被囚、只想逃出去的沈玥
第138章 身不由己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